未来20年能源需求将增3倍 东盟须开发低碳经济体
东盟能源中心发布的《东盟能源方程式:低碳排放能源在可持续能源战略中的作用》报告指出,今后20年内,东盟国家的能源需求将增长近3倍。
因此,合理的、科学的能源需求应该是消费得起且清洁的。
该中心执行主任桑贾亚认为,“这意味着东南亚地区进入工业化的各经济体,应尽早投资于低碳能源技术,这才有利于增进地区繁荣、提高民众的福祉”。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该报告建议东盟成员国重点研发并应用低排放、高效率的发电技术,业界也称之为HELE技术。
该技术的核心包括碳捕捉和碳存储两项,进而实现二氧化碳的工业化再利用。
据该报告预测,HELE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将帮助东南亚地区在2035年整体实现减排13亿吨,这相当于中、美、欧盟3方当前年排放量的总和,其减排效果将好于可再生能源。
清洁煤炭技术是东盟形成低成本且低碳能源结构的关键,故投资于上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将成为本地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除了技术投资,制度建设和社区支持也是东盟发展清洁、高效发电的重要保障。
东盟和东亚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报告指出,环保标准和规定执行不力,也是煤炭资源未能实现优化配置的重要原因。
报告鼓励公众通过各类社团呼吁发展清洁、高效发电项目并监督其实施过程,将推动东盟能源结构向着依靠技术驱动的、对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方向转型。
由于原煤和发电设施建设的低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到2030年前煤炭将超越天然气成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能源。
越来越多投资聚焦
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
世界煤炭协会执行主席本杰明表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开始聚焦提高煤炭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影响”。
发电在东南亚地区仍将是主要能源,并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清洁、高效发电项目将成为东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2030年达920万亿瓦特
据国际能源署最新预测,从供给侧看,东盟地区发电量将从2013年的255万亿瓦特,攀升至2030年的920万亿瓦特,到那时发电将占到东南亚发电市场的半壁江山。
从需求侧看,由于东盟经济规模过去25年来整体增长了3倍多,特别是中产阶层规模迅速壮大,带动能源消费增长了150%。
因此,当前是东盟确定可持续增长路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关键时期,东南亚地区的能源需求与低成本发电发展不期而遇。
3因素间寻求平衡
但是,各成员国政府必须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间寻求平衡,这是一个“既要便宜,又要清洁、高效”的命题,而不是“要么便宜,要么清洁、高效”的命题。
未来数年内,东盟成员国将加快兴建发电站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在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议》和全球减排进程或将面临挫折的背景下,廉价但低效率、高排放的发电项目会否趁此在东盟乃至整个亚洲地区大规模上马,这个疑问引发了国际市场和国际社会的担忧。
中国“一带一路”
引领绿色能源治理格局
中国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稳定国际能源市场、防控对外投资风险,需进一步提升全球能源治理影响力与话语权。
全球气候、清洁能源治理相关的国际能源权力格局处于变动过程中,这为中国引领提供了重要机遇。
媒体报道称,中国应重点加强与欧盟在气候变化及清洁能源领域的政策协调,充分利用大国协调平台推进在绿色、低碳议题上能源合作机制的建设,推动构建“一带一路”碳市场。
世界各国均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作为一项重要能源战略,世界能源格局由化石能源主导向绿色、低碳转型。
清洁能源加速发展,近10年仅风能光伏的年均增速便达15%。同时,技术进步快速提升了清洁能源开发的经济性。
风能、光伏发电成本在2015年至2020年间预计分别下降12%与25%,其经济性将在2025年前后超过化石能源。
新型能源开发
利用国家权力提升重要基础
能源转型期对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往往是国家权力提升的重要基础。
18、19世纪的英国及20世纪的美国分别对煤炭、石油资源的掌控,是其获取及维持国际地位的重要支撑。
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背景下,通过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创新发展清洁能源,率先建立低碳经济体系将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气候治理权力来源
气候变化关涉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气候治理更是世界主要国家影响全球能源转型及经济秩序的权力来源。
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气候与清洁能源议题已成为当前全球能源治理焦点。
世界主要能源治理国际组织均加强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工作。
例如,国际能源署明确提出转型成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中心,并成立技术协调机制以加强相关工作。
全球气候与清洁能源治理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发挥引领作用提供了机遇。
清洁能源一般不存在供应不足问题,构建公平、透明的清洁能源发展市场相对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性上升。
清洁能源产品贸易争端、技术转移、融资及建立完善的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等,均将是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内容。
中国是世界自由贸易、投资市场的受益者、倡导者,亦是全球清洁能源最大投资国与技术领先国,可在全球清洁能源市场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可作为引领绿色、低碳全球能源治理格局的重要平台。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在沿线国家推行开放、包容、绿色、共赢合作理念,持续提升中国的负责任大国影响力。
其次,“一带一路”注重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有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资源及劳动力的有效衔接,并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清洁能源推广利用。
再次,绿色金融是“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领域,“一带一路”建设不断降低清洁能源项目融资成本,推动绿色资金的融通。
结合“一带一路”发挥引领作用,一方面应推进大国间的协调。
相关大国的态度是影响“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主要因素,大国协调也是新型大国关系外交理念的重要体现。
为在将来全球碳市场中发挥引领作用,中国需在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过程中提前谋划与外部碳市场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