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香港渔船入境 马来西亚槟州水产养殖业收入料少2亿
(威南14日讯)去年虽面对风灾和海域污染等打击,但因有来自香港渔船到大马采购,以致槟州水产养殖业全年收入仍保持在13亿令吉,但今年政府终止香港渔船入境大马后,总收入料将降至11亿令吉。
槟州水产养殖业公会主席拿督吴清良预估,少了香港买家这个大客户,再加上污染或其它问题,估计10年内,将有50%养殖业者面对关闭局面!
“目前全槟海上养鱼场共约230多户,即高渊港口170多户、淡汶20户和槟岛40户。去年渔业局所汇报的13亿收入是来自海上、陆地饲养的鱼虾、淡水鱼等。
“根据槟州渔业局报告,前年槟州水产业为槟州带来高达17亿令吉收入,去年因一些因素收入已降至13亿令吉,若今年中央政府仍不持开放态度,让香港渔船来大马购买活鱼,槟州养殖业所带来的收入将不会乐观,或降至11亿令吉。”
他说,根据海事局列出允许香港渔船交易的3项条件,即(一)渔船必须有文件证明是载活鱼,才准入境;(二)在第三国(大马和中国香港除外)注册为商用渔船,才获准在大马水域进行商业交易:(三)并且须在大马注册公司,由国民持有51%股权。
“由于这3项条件非常苛刻,因此这些渔船都前往其它国家如泰国、越南购买活鱼,不来大马了。”
他昨晚晚出席淡汶峇眼天公宫圣诞联欢晚宴会上这么指出。有关宴会是在淡汶虾村举行,出席者有武吉淡汶州议员吴俊益、拿督陈建宝及该天公宫理事会主席吕锡汉等。
吴清良:1.3公斤石斑鱼的饲养期是1年,适合售卖予香港渔船。
港渔船月购280公吨活鱼
吴清良披露,过去常来大马购买斑类活鱼的香港渔船约有7艘,每艘每月入境1次至2次,每艘渔船每趟次承载高达40公吨活鱼,以此计算,每月香港渔船将购买至少280公吨活鱼。
“这些渔船通常购买1.3公斤重的斑类鱼,也即是说,养殖业者饲养一年就可出货了,渔船可直接返国售卖活鱼,若是商船则没有这等方便。”
他认为,渔业局不适合以去年养殖业带来13亿令吉收入为衡量标准,来制定海上养殖场临时地契(调涨逾400%),如此做法是加重业者负担。
他呼吁交通部、农业部和有关当局圆桌商议,允许香港渔船和水产养殖业者以过去数十年的传统方式来交易。
他说,该公会曾与槟州首长对话,反映饲养鱼出口问题、临时地契调涨问题和威北本那牙养殖场问题等,希望首长新人新作风,能给业者带来佳音。
失去香港的商业链,槟州养殖业今年总收入料将降至11亿令吉或更少。
取缔外劳冲击养殖场
吴清良抨击养殖业者多年来面对劳工短缺问题,有关当局竟在年初二大肆取缔养殖场外劳,将所有合法和非法外劳全带返扣查,以致养殖场无员工作业!
“在取缔行动中,养鱼场的其中6名合法外劳也伺机逃跑了,让我得不偿失。在不得已下情况下,本公司于年初二派遣工厂员工‘下海’去养鱼。”
他说,养鱼的工作繁重,难请到本地员工,只好由外劳来做,当局不应该一再刁难业者。
此外,吴清良也促请农业部长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以协助养殖业者申请良好农业作业认证(MyGAP),以全面落实这项对消费者有利的政策。
晚宴大会主席李振兴说,淡汶峇眼仅30多户人家,每年在天公宫宝诞大家都聚集交流。
目前天公宫会所的屋顶已经盖好,只是会所的设备还不齐全,加上天公宫的大门也需要更新和维修,因此,希望大家解囊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