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锂价格为何跌跌不休?
涌入了电动汽车用金属领域的投资者似乎难以获得喘息。
经历去年年底的动荡后,从股票到石油等各个市场2019年回升,但钴和锂正错过各种风险资产的反弹。这两种金属用于生产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使用的可充电电池。
据大宗商品参考价格提供商Fastmarkets的数据,截至2月6日,钴价2019年以来累计下跌逾30%,触及两年低点。与此同时,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发布的一个锂价指数2019年1月连续第十个月下跌,降至多年低点。
钴价和锂价的双双下挫与2017年走势形成对比,当时投资者曾推动价格飙升,原因是预计一波需求将造成供应短缺。钴价和锂价的低迷再度表明,当一个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出乎投资者预料改变行为时,一度火热的交易可能迅速生变。
电池用金属此前受到的追捧促使矿企大力生产相关大宗商品,导致价格2018年大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该国电动汽车补贴政策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挫伤了信心。中国是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上的一个主要参与者。
根据数据追踪商EV-Volumes的数据,即便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较前一年大幅增长64%(主要因为比较基数较低),电池金属的价格仍下跌。美国和中国的销量都增长了近80%,但电动汽车在这两个市场中分别仅占2%和4%的份额。对未来电动汽车普及率以及围绕电池技术的未知因素的担忧仍挥之不去。
为电池金属公司和投资者提供顾问服务的纽约House Mountain Partners LLC创始人Chris Berry表示:“投资者想要的是确定性,而这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钴价的暴跌尤其令投资者措手不及。对于锂,一些投资者已料到供应过剩会使该金属的上涨势头降温,因为这种金属在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蕴藏量相对丰富。
但市场观察人士原本预计刚果民主共和国面临的供应挑战会支撑钴价。该国约占全球钴供应的70%,且当地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是一些投资者押注会导致供应短缺的一个因素。
然而嘉能可(Glencore PLC, GLNCY)、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hina Molybdenum Co., 3993.HK, 简称﹕洛阳钼业)等公司的钴产量强劲。与此同时,小矿企的钴产量也在增加。根据《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之前的报道,小矿企一些工人徒手提取钴,没有采用适当的安全防护。花旗集团(Citigroup)预计,今年精炼钴的产量将超出需求,这一情况将持续到2022年。
大宗商品调研公司CRU分析师George Heppel说,刚果的项目扩张带来了大量额外供应,过去几个月供应量如同坐上云霄飞车一般激增。
过去一年里,几家小型上市钴和锂开采公司和生产商股价暴跌了50%,甚至更多。First Cobalt Corp.股价跌去83%,Lithium Americas Corp. (LAC)股价下跌了57%。
一些资历稍浅的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在上周凸显出来。上周,总部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小型锂生产商Nemaska Lithium Inc.表示,还需要2.83亿美元才能完成其锂矿并满足与一家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和债权人达成的协议条件。这些协议的目的是向这个大约8.3亿美元的项目提供资金。去年Nemaska Lithium从软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oftBank Group Corp., 9984.TO)那里获得了近8,000万美元的投资。
反映资金迅速涌入该行业的一个迹象是,去年Nemaska首席执行长Guy Bourassa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曾表示,在软银投资Nemaska前,他从未听说过这家日本企业集团。自宣布获得软银的投资以来,Nemaska股价累计下跌了逾75%,目前在25美分左右。记者未能联系到Nemaska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