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案如何筹备?

2019/02/18

发布/2019年2月18日 3:30 AM文/黄康玮来自/联合早报 

从普通市民的角度来理解常见的经济和财经术语和课题。

今天是政府发布2019年财政预算案的日子。人们最期待的或许是:政府会否像去年一样派“红包”呢?

在这之前,我们有必要知道的是,政府是如何筹备预算案,并为各个政府部门决定它们能获得多少拨款来实行政策呢?

想想看,其实政府宛如一个大家庭。比方说,作为家中经济支柱的父亲,每年的薪水都会有些调整,在好的情况或许薪水有增加而且拿到花红,在经济欠佳的时候,或许还会扣薪水。

他拿到钱之后,就得开始作财务规划,决定要储蓄多少钱、给妻子多少钱,然后要给每个孩子多少钱。

家人之后也会反馈,例如妻子说需要更多家用以便买菜煮饭给大家吃,大儿子则要一笔钱来提升家中的防盗系统等以及家中老幺则要上编码课等等。

不过,每一个家庭成员所需的款额或许不同,大家难免会辩论一番。最后,当一家人作出决定后,就会请示家中的爷爷可否批准,才能够拿到“拨款”。

回到政府预算案,财政部长正是扮演父亲的角色,母亲和孩子则是各个政府部门,爷爷是总统。不过,财政预算案筹备与执行过程当然没有像家庭理财规划那么简单。

在公布预算案之前,政府早在去年底,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和业界人士征询意见。

接着,内阁得先批准政府财政收入与开支预算,才轮到财长到国会发表预算案声明。财长届时会说明本财政年的估计收入和各政府部门的开支分配。

此外,他也会谈到国家接下来的大方向,并会宣布出台相关政策以实现这愿景。

这也正是大家关注会否得到花红或是补贴的关键时刻。

资讯信息
行业:其他
国家/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