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供应遭排挤 美国原油趁隙攻入欧洲市场

2019/02/16

  去年9月全球石油贸易行业齐聚亚洲召开盛大年度会议时,美国石油公司完全是有备而来。

  美国石油业巨擘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以及欧洲行业巨头皇家荷兰/壳牌石油集团为石油买家准备了各种手册,详细介绍美国各种品级的原油,以及其可以取代亚洲长期倚赖的中东、非洲及俄罗斯供应的理由。

  石油业者本月将在伦敦举行年度IP Week大会,美国原油生产商或许有充分理由庆祝其在欧洲及亚洲取得的成功。

  而在过去,在水力裂解(hydro-fracking)技术以及页岩油革命翻转美国石油生产效益之前,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并明订法律禁止石油出口。

  如今美国对欧洲的原油出口量创下新高。1月欧洲进口美国原油达63万桶/日,虽然落后于俄罗斯和伊拉克,但高于尼日利亚(奈及利亚)以及利比亚等其他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油国。

  美国原油出口增加受益于伊朗和委内瑞拉供应下降。美国对这两个国家实施制裁,吓跑了全球的买家。

  据路孚特Eikon数据,2018年全年,美国对欧洲供应增加一倍至43万桶/日。这相当于欧洲总进口规模的6%,或相当于美国对伊朗实施新制裁前的欧洲自伊朗进口石油规模。

  “美国原油真令人头疼。他们对本地区的轻质油构成了很大的压力。事实上,所有品级的价格都受到了影响,因为美国原油造成供应明显增加,”欧洲一家销售俄罗斯原油的贸易商的交易员称。

  价格压力可能只会上升,因据美国政府,2019年美国原油产量预计将达到平均1,206万桶/日,比去年高了118万桶/日。

  未来美国原油产量可能达到1,500万桶/日,油液总产量料达2,000万桶/日,实现自给自足,完全可以满足1,800-1,900万桶/日的消费量。

  美国产量大增,促使OPEC和俄罗斯等非OPEC产油国自2017年起削减产量3-4%,以支撑油价。减产协议帮助油价回升至每桶60美元,但是付出了市场份额被美国企业夺走的代价。

  “欢迎来到自由的市场,”某家国际交易商的一名驻美国高管称,“本地生产者或者需要放弃自己的定价机制以参与竞争,或者另寻其他的市场。”

  在西北欧,竞争尤为激烈。英国与荷兰在2018年分别进口了650万和510万吨美国原油。

  交易员称,BP、Litasco、Equinor、道达尔和埃克森美孚是波罗的海地区购买美国品级原油、取代北海原油的主要买家。

 

资讯信息
行业:其他
国家/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