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有重复性 施工更便捷

2019/02/10

他说,鉴于2015年至2017年建筑需求持续萎缩,政府前年至今已提前展开总值14亿元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也把大项目分为多个小项目,为业者制造商机。

然而,整合建筑工程的关键仍得回归到建筑设计上。对话会嘉宾、新加坡建设局BuildSG副局长戴礼翔有多年建筑设计经验。他说,建筑设计要重复性高、有系统规划,才能确保施工便捷。

“建筑设计本身就应该考虑到制造与组装设计(DfMA)的方式,不能每个墙壁都是独特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重复性,才能获得做多的好处。”

所谓预制技术,即先在工厂制造建筑的部件,如个别房间,再把它们运到工地去,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起来。

民泰近电工私人有限公司就是本地DfMA的领跑者之一,首席商务总监杨明和在对话会介绍说,公司为欧南社区医院的建筑安装冷却塔,在医生大楼建造结构期间,就已经在工厂预先制造冷却塔,而不是等医院盖好才在工地现制现装。“相比传统的现场建造方式,我们省了至少五六成的人力与时间,也把意外风险减到最低。”

随着人口老龄化,很多从事建筑业的人都上了年纪,但是他们有的是宝贵的经验,而且是真真正正的新加坡人。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员工,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新加坡建筑商公会前会长何玉荣

新加坡建筑商公会前会长何玉荣博士指出,中小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主要碍于经费不足、人手短缺,难以拨出余力研究新科技。

他也说,许多科技人才都把中小企业当跳板,工作不久后就被挖角了,以致转型工作裹足不前。

2017年,政府推出建筑业转型蓝图,要在2025年之前培训8­万名专业人员,成为预制设计、数码科技与绿色建筑专家。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了要拿津贴或者拿补助,而去研究要怎么拿。你应该说,我现在的问题是这样,我要这样转型,那我要怎么申请一些政府的补助。——全国职工总会助理总干事杨木光

戴礼翔说,建筑商都是水准高、技术强的人,他希望建筑业者不要再把自己视为“食物链的最底层”,而是能提供高价值的专业人士,扭转建筑业以往的形象。

“这可说是在新加坡重新洗牌最宝贵的机会,把这行业转型,把过去所有差强人意的东西改掉,不然以后可能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资讯信息
行业:其他
国家/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