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正式入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 专家称有利于境外对华投资

2019/01/29

“3个月内完成筹备、选址、设立”

“要适应中国市场和客户”

如今标普正式获准进入中国,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这是中国开放评级市场的一个重大事件,“可以说是里程碑式的。”

“在评级市场,西方的这三大公司在全球有很高的知名度,所占的份额非常大,在该领域有很强的优势。”他指出。

连平认为,国际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对于境外公司扩大对华投资“应该是有好处的。”

“一方面,更深一层地了解中国市场,可以让国际评级公司可以更多地起到推介、中介的作用,因为它们广泛地跟全球的投资者、公司打交道。在投资咨询的业务上,全球一些主要的大公司,基本上就是这三家机构给分包了。”他说。

对于全球投资者怎么看中国、怎么更好地在中国市场有好的商业机遇,连平表示,国际评级公司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个开放对于未来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肯定会带来比较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强调,中国国内评级公司和国际评级机构存在较大差距,前者“需要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一挑战。”

“如果中国相关公司不认真加以对待的话,标普等机构入华后在市场上开展竞争,很显然一些质量比较低的国内评级公司,在业务上会受到很大挑战,‘地盘’可能会受到很大的侵蚀。”连平指出。

不过他同时表示,国际机构的进入,能够使中国公司在掌握相关标准以及理念方面有所进步。

“国际评级机构在方法和经验、数据的积累,以及针对性等方面具有非常强的优势,它们对中国评级市场高质量的发展,会起到一个很大的推动作用。”连平补充道。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称,国内的评级公司普遍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去年很多债券违约的公司,在国内评级机构处的级别仍然较高,有些甚至是3A。因此,这些评级机构的公信力不高,相关评级也得不到投资者认可。

“标普能够给国内的评级市场提供更好的参考标准,有望改善较为混乱的现状,提高中国信用评级的可信度,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他说。

目前,中国有全球第三大的债市,“三巨头”都渴望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那么,在实际进入中国开展运营的过程中,它们会面临怎样的困难?

连平指出,国际评级机构在对公司进行评级时,会运用有关模型。这些模型更多地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运行的一些特点,以及地方的一些政策。

“从这些基础和框架中形成、并且是长期积累出来的模型,在中国市场是不是完全适用,这肯定是个问题。从过去来看,有很多案例可以证明,不一定是完全适用的。”他说。

连平总结道,“中国市场毕竟有中国特色,几家国际著名的评级公司将来在这里开展业务的话,也会遇到一些挑战——怎么去适应中国市场、中国客户。”

(原标题:标普正式入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专家:有利于境外对华投资)

资讯信息
行业:其他
国家/地区: